(本網訊:范學棟)金秋瓷博,窯火舞動。景德鎮一年一度的瓷博盛會如約而至,為弘揚工匠精神,我校通過第三屆“傳承與創新”教學成果展系列活動——第三屆草地樂燒節暨花樣拉坯大賽/校園創意集市,聯動師生,深度參與瓷博,融入瓷博,助力2024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以下簡稱瓷博會)順利開展。
10月19日上午10點,校領導、曲靖市麒麟區領導、浮梁縣茶產業中心領導、企業代表與陶瓷藝術家、百名師生共聚一堂,與泥邂逅,現場繪制,實力比拼,快“樂燒”窯、創意無限,大家現場即興創作,即畫即燒,百余件五光十色的樂燒作品“新鮮出爐”,共同攜手點燃了一把璀璨的窯火。
活動現場 藝術學院供圖
校黨委書記葉觀榮出席并宣布活動開幕,黨委委員、副校長方漫,黨委委員、副校長周清平,曲靖市麒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雋加宏,浮梁縣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葉林,浮梁茶業協會會長、浮梁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龍,我校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陳后輝、黨委副書記胡文毅、副院長程幸、副院長朱希睿,景德鎮初心造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濤,曲靖市麒麟區相關領導,浮梁部分茶企負責人,學院相關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活動開幕式由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朱希睿主持。
陳后輝致開幕詞 藝術學院供圖
陳后輝致開幕詞。他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學生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更是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舉措。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強與陶瓷相關領域及行業、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陶瓷藝術的未來的發展,為弘揚陶瓷文化、推動文化交流搭建更加廣闊的舞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學校將繼續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主動融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創新,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
程龍講話 藝術學院供圖
浮梁茶業協會會長、浮梁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龍作為校企合作企業代表講話。他表示,景德鎮以精湛的陶瓷技藝聞名于世,也以獨特的茶文化享譽天下。作為瓷源茶鄉,浮梁縣一直秉承‘瓷茶一體’發展戰略,致力于瓷文化與茶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動兩者的共同繁榮與發展。為此,景德鎮學院與浮茶集團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探索陶瓷藝術與茶文化的新境界。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見證更多像今天這樣的教學成果展,看到更多的師生作品,感受更多的創新與傳承。
洪濤發言 藝術學院供圖
景德鎮初心造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濤在發言中對與景德鎮學院再次攜手舉辦樂燒節系列校園活動表示感謝,他說:“作為一家專注于陶瓷教育的企業,造物空間一直致力于陶瓷材料的科學運用和藝術教育的深耕細作。期待與景德鎮學院在材料配套、課程實踐到人才就業等方面展開更緊密的校企合作,通過產教融合、課程共建等新模式,推動陶瓷專業人才培養的應用轉型。”
我校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積極推動項目式教學,鏈接企業需求、服務地方、學科重要賽事等項目融入課程,2024年藝術學院在《全國高校大學生競賽目錄》84項賽事中屢破紀錄,成果斐然,師生分別斬獲6大賽事,59項榮譽。在隨后的頒獎環節,校院領導分別為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等全國賽事獲獎的師生頒發證書。
頒獎現場 藝術學院供圖
百名師生以涂釉的方式即興繪畫創作,用雙手、想象、用專注與耐心將內心所想繪制到坯體上,感受新奇有趣的筆尖冒險。活動現場同時舉辦花樣拉坯創意大賽,學生代表們摩拳擦掌,現場PK,揉泥、制坯、拉坯各顯本領,評委老師現場打分點評,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樂燒現場氛圍火熱,師生積極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作品造型各異,繪制圖案各不相同,分別在4個窯爐燒制并同時燒制點火。約經過2個小時燒制的耐心等待,開窯時窯爐門緩緩打開,耀眼通紅的樂燒作品引得眾人歡呼!
活動現場 藝術學院供圖
葉觀榮體驗樂燒活動 藝術學院供圖
嘉賓體驗樂燒活動 藝術學院供圖
與往屆樂燒節不同,此次活動還增加了青年創意集市,來自陶瓷傳承與創新俱樂部、陶瓷釉下彩傳承創新俱樂部、致美藝術實踐社、茶藝社等社團等攤位一字排開,風格各異的作品來自學生靈巧的雙手,通過集市平臺,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各自的風采,教學融實踐、實踐轉應用的形式得到了領導及參觀嘉賓的贊賞。
青年創意集市 藝術學院供圖
活動現場(二) 藝術學院供圖
活動現場(三) 藝術學院供圖
此次活動由我校依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陶瓷文化:保護與創新”教席、和浮梁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景德鎮學院陶瓷文化交流與研究中心、浮梁縣茶產業發展中心、景德鎮學院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產業學院、景德鎮初心造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景德鎮chrysanthos金色花釉料體驗中心提供支持,教育部首批“陶瓷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全國青少年陶藝培訓基地、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提供學術支持。
(編輯:廖翊君/一審一校:李婷婷/二審二校:胡鉑/三審三校:趙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