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效率和質量均得到提升
“細致”“扎實”,萬老師用這兩個詞來總結了生化系的評建工作。他說到,在評建工作中必然會遇到困難,在面對困難時堅決反對一個人硬撐到底,因為評建工作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需要全體師生的協作共進。所以會尋求團隊協作的方式去解決,求教更有經驗的領導老師,和兄弟院系的學團干部交流經驗,與本系的輔導員共同分擔任務。正是因為萬老師的工作態度,學團隊伍和教學隊伍的有效配合,使評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我們也深知工作背后的艱辛,絕不是這樣的三言兩語表達的那么簡單。
砥志研思學術探真知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目前高校普遍實行的教學原則,旨在使教師隊伍始終處于科學技術和學術文化發展的前沿,保證教學內容與質量的不斷更新與提高。萬老師在教學之余,全身心撲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萬老師對于科研的態度。從兒時怡然自得于花草世界,初中開始正式接觸生物課程的欣喜若狂,到考取江西農業大學的園藝學,從業余到專業,從未知到探索,從理論到實踐,他一步步走進植物世界,開啟自己的科研之路。
在科研過程中,也常會遇到困難。一個科研項目的提出、申請、反復實驗驗證、數據的整理分析、文章的撰寫,每個環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得不到實驗結果或實驗結果的不確定性,就是令人頭疼的事,如萬老師在與導師合作完成的一個課題過程中,他提到在完成實驗時,他們一共獲得了1000個數據樣本,在對這1000個數據樣本進行反復實驗觀察之后,僅有20個數據樣本是有效的。再如科研時間的不定性,萬老師回憶,在做植物減數分裂的實驗中,當時為了獲得更全面的植物細胞分裂狀況,他每兩小時會取一次實驗材料,不論多晚,只要時間一到,他都會按時到指定的植物上面取下材料。萬老師說,做科研,需要沉下心,需要有百折不撓的毅力。你不知道需要在實驗室待幾個小時,也不知道反復了上百次的實驗何時能夠成功。更多的時候,我不是待在實驗室,而是選擇查閱相關資料,實驗的實施一定要有理論依據的支撐。記者問道:“這么多的科研項目,過程都是如此的艱辛,可曾想過放棄?”萬老師毫不猶豫地回答:“從來沒有,每一次經過漫長的驗證,排除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影響因素,取得一系列的科研進展,我會覺得犧牲再多時間都值得!”
一路荊棘,一路繁花。萬老師對于科研一絲不茍的態度,換來了諸多的科研項目的善待。萬老師共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2篇;以第二作者發表論文3篇;獨著論文8篇。其代表論文是于2011年7月發表的“番木瓜胚胎發育與雜交種子敗育的研究”的學術論文。2015年至2017年,萬老師作為第一主持,立項與結題科技項目6項,其中,他主持和完成教育廳科技項目 “景德鎮野生水蕨種質資源調查及其組胚快繁體系的構建”的課題為景德鎮地方特色珍稀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引用籃球運動員勒布朗詹姆斯的一句話:“你最好全心關注,因為我們會全力以赴!”不管多么艱難,萬老師都不會放棄他的植物學研究。接下來他又將繼續帶領學生,完成國家級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 “識食物者食品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的科研探索。
讀萬卷書再行萬里路
我們很想知道,在教學與科研領域如此優秀的萬老師,他還有時間去發揮自己的業余愛好嗎?于是探問起他生活中最大的愛好。萬老師說:“我不會把自己變成拼命三郎,工作生活兩不誤,我覺得生活好了工作才更有干勁。”閑時他喜歡安靜地看看書、看一場喜歡的電影,家里養了許多花花草草,此外還喜歡參加一些戶外運動與戶外旅行。尤其令我們感到震驚的是,萬老師還是“摩旅”愛好者。萬老師向我們講述他熱愛摩旅的原因,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為他喜歡旅行,而且喜歡把旅行玩成不一樣的體驗,“中國那么大,我想騎著摩托去看看”。寒暑假,他經常一人一摩,踏上旅程,沒有時間束縛,遠離城市喧囂,跟隨自己的心走走停停。“摩旅”是一項令人向往的運動,它是感受自然之美的絕佳途徑,著迷于摩旅的人大都是集勇氣與才華于一身的探險家,他們活得更真實、更純粹!
采訪結束,我們心目中的萬老師形象更加豐滿起來,他是一個獨立灑脫行走在教學前沿與科研領域,追尋屬于自己的一片風景的奮斗者。愿他帶著摩旅賦予他的精神品質,一路向前飛馳。
(記者:金晟杰 黃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