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曾子悅)近日,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生生不‘溪’,欣欣向‘農’”三下鄉團隊深入浮梁縣臧灣鄉壽溪村,開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考察和鄉村振興調研活動,旨在深入探究壽溪村的生態環境狀況,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探索農村生態農業與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團隊在壽溪村合照 生環學院供圖
壽溪村長期以來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之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將對森林資源的破壞降至最低,使其保持著其自然生態的原始風貌。村莊水質清澈、空氣清新、土壤潔凈,生物多樣性豐富。村中擁有千年羅漢松、香樟樹、紅豆杉等國家重點保護樹種,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自然畫卷。然而,隨著經濟活動的增加,部分入侵物種開始對當地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團隊成員在葉林江博士帶領下進行調研 生環學院供圖
在生環學院葉林江博士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對壽溪村的植物和動物進行了細致調查,詳細記錄了包括香樟樹、紅豆杉在內的多種植物,并收集樣本進行進一步研究。調研發現,壽溪村植被資源豐富,對當地農業發展具有巨大助力,但入侵物種的存在也為生態保護敲響了警鐘。同時,團隊還考察了當地的動物,發現了包括黑麂、白鷴、中華鬣羚等在內的珍貴物種,這表明壽溪村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團隊還走訪了壽溪村的竹蓀種植基地,了解了竹蓀的種植技術、產業發展動態,并與種植戶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如何利用這一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基地負責人為隊員們介紹了竹蓀種植的關鍵技術,包括菌種選擇、菌床培育及生長環境控制。科學的管理和先進的培育技術確保了竹蓀的高產量和高品質,為當地農民帶來了鄉村振興的新希望。團隊成員還親身體驗了竹蓀的采摘過程,深入了解這一產業的實際運作。
團隊成員幫助農民分揀竹蓀 生環學院供圖
團隊成員訪談菇農 生環學院供圖
團隊成員劉冬梅和黃瑞錦采摘竹蓀 生環學院供圖
團隊還參觀了壽溪村的智慧蜂場,并采訪了返鄉創業的青年養蜂人方朦亮。從最初的從外地務工到回鄉養蜂,村干部給予的技術和精神雙重支持,方朦亮逐步克服了養蜂初期的困難。通過與方朦亮的交流,團隊成員們了解了中華蜂養殖的知識及管理經驗,同時對中華蜂的種類、分工及蜜蜂的社會結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團隊成員參觀蜂場 生環學院供圖
調研結束后,團隊在壽溪村向農民進行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隊員們生動的講解和互動,有助于提升村民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推動了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的結合。
團隊成員黃佳樂進行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 生環學院供圖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為壽溪村的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也讓“生生不‘溪’,欣欣向‘農’”三下鄉團隊成員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專業素養。未來,生環學院將繼續致力于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的研究和實踐,并號召更多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智慧與力量。
團隊在智慧蜂場合照 生環學院供圖
(供稿: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通訊員李玉潔)
(編輯:廖翊君/一審一校:魏媛鶴/二審二校:李婷婷/三審三校:胡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