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文|廖雨芬/圖|李梓涵、潘芊倩、陳泰明)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培養青年學子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近日,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藝繪逐夏,賡續星火”實踐服務團前往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開展為期4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隊員們在水南村合影留念 陳泰明攝
前期準備會議 李梓涵攝
隊員們親手制作陶藝小禮品 李梓涵攝
弘揚陶瓷文化,傳承美育精神
第一天,“藝繪逐夏,賡續星火”實踐服務團抵達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水南小學,開展陶瓷藝術進課堂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有趣的故事導入和互問互答瞬間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欲,瓷瓶的繪畫體驗更是讓每一個孩子沉浸其中。
實踐服務團負責人丁夢婷說:“我并不指望孩子們能通過短短四十分鐘就對陶瓷產生深厚的興趣,我只是希望能在他們的心里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不要忘記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不要讓值得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被歷史的黃沙掩埋?!?/span>
陶瓷藝術進課堂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是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做好美育啟蒙,培育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不僅傳播了景德鎮陶瓷文化藝術,也弘揚了美育精神,讓陶瓷藝術在中小學生根發芽。
小朋友們自豪地舉起自己的作品與隊員們合影 陳泰明攝
孩子與隊員們合影留念 潘芊倩攝
隊員為孩子們示范 潘芊倩攝
探尋非遺儺舞,薪火相傳不熄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傳統民俗文化,次日上午,實踐服務團抵達南豐縣石郵村,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與“儺雕”進行了實地調研與學習。
江西南豐是中國第一個儺舞之鄉,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儺面具幾經損毀。由于受到城市化、社會浪潮等影響,現今各地的面具文化都面臨著衰落與消亡。通過在石郵村沉浸式的學習與體驗,實踐服務團成員們親身感受到了來自千年之前的儺文化的歷史意義與魅力,并決定以青春之聲,融千年窯火,講述非遺故事,讓非遺精神在鄉村振興中綻放民族光彩!
隊員們與非遺傳承人羅賢聰師傅在工作室合影留念 陳泰明攝
村黨支部書記葉根明為隊員們上儺文化課 陳泰明攝
非遺傳承人羅賢聰師傅為隊員們示范如何雕刻儺面 陳泰明攝
傳承紅軍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學習黨史,激發當代青年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軍精神,實踐服務團第三天來到了南豐縣康都村,在這里開展了紅色文化傳承系列活動。實踐服務團成員通過參觀康都會議紀念館、探訪革命舊址、拜訪老黨員、重走紅軍路等形式了解當地紅色文化,學習黨史。
近年來,康都村以紅色精神為引領,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正因如此,實踐服務團成員更加認識到作為當代青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傳承好紅色文化,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便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
隊員們在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陳泰明攝
村干部吳輝為隊員們細細講解康都會議 潘芊倩攝
隊員們為老黨員唐良珍老人送上手繪青花杯 潘芊倩攝
圍繞傳承陶瓷文化、弘揚儺舞文化、傳承紅軍精神三大主題展,“藝繪逐夏,賡續星火”實踐服務團緊密結合自身專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服務鄉村、服務社會,通過陶瓷藝術進課堂、學習非遺技藝到體悟紅色精神,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美育教育,為鄉村振興賦能前行!
?。ň庉嫞豪铈面?一審一校:胡文毅/二審二校:李婷婷/三審三校:胡鉑)